上初中后不爱学习了?家长从四角度出发,激发竞争意识提升学习力
发布日期:2024-07-01 23:09 点击次数:119小涛今年14岁,已经是初中生了,期末考试成绩很差,在班级已经是倒数了。妈妈问他怎么回事儿,他说,我感觉及格就可以了,得那么高分有什么用,何必那么累呢?
老母亲生气地说,你赶紧把试卷上的错题都改过来,然后多做几遍,省得下次再错。没有想到他一副无所谓的样子,把卷子扔到一边,打游戏去了。
妈妈恨铁不成钢地把他训斥了一遍,爸爸却说这孩子心态挺好,还挺佛系的。小涛妈妈生气地说,他对什么都是无所谓的样子,成绩,荣誉,自信心,对他来说都是可有可无的。
表面上看,这孩子心态平和,很容易满足,其实他太倦怠了,错把懒惰,逃避,消极的状态当成了佛系。
我想说的是,发现孩子身上有这样的问题,家长不能轻易忽视。如果任其发展,孩子,慢慢就会没有上进心,颓废,悲观,缺少青少年应有的信心和活力。
心理学家认为,青春期,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长知识,长本领,也长胆量的年龄段。
家长也不用觉得孩子一无是处,他们对于学习没有上进的态度,可能是让父母特别生气。但是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,要用正确的方式引导。那些进入初中后,学习成绩依然很优秀的,是因为父母从四个角度出发,做好了引导。
角度一:找到孩子偏科、不爱学习的原因
青春期这个特殊阶段的孩子来说,除了学习方法不对,可能是因为他们不喜欢那个科目的老师。曾经和老师发生矛盾,或者是被老师批评过。才会产生讨厌老师的心理,从而放弃了一门学科。
我上初一的时候,数学老师是一个年龄很大的老教师。平时不修边幅,邋里邋遢的,个人形象很差。
而且,讲课的语速太快,还喜欢说脏话,我就非常讨厌他,甚至想放弃学习数学了。
妈妈知道我的心态之后就开导我,老师说脏话一定是不对的,但对于年龄大的人来说,这个习惯已经持续了好多年。
想让他们几天全都改掉又不太可能,你觉得老师讲得有道理的地方,就好好学习,觉得他说脏话很难听,就把那几个脏字自动忽略。
只学习自己喜欢的知识就可以了,不能因为老师的一点点小错误。就惩罚自己,放弃这一门学科。
我感觉妈妈说得非常有道理,也慢慢地发现,这位老师身上还是有很多优点,他的重点知识点讲得确实不错,从而改变了自己的放弃数学想法。
所以,找到孩子不爱学习、偏科的原因很重要。进入初中后,主科由原来的3门变为7门,孩子成绩很容易下滑。做好规划,才能更好的提升成绩。
初一要加速,适应学习节奏;
初二要匀速,一边回顾一边学习;
初三要查缺补漏,把三年所学基础打牢。
这三点,也是我在《拿来就用的学习规划初中3年》中学到的。当时看这本书,以为只是一本教师指导书。
没想到,非常适合学生、家长看,内容简单清晰,而且对每个学科都有详细的学习指导,让孩子知道怎么学,如何补,做好规划后,成绩自然就提升了。
如果你家有即将升入初中,或者是初一、初二、初三学生,建议看看这本书,从中找到,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,并且规划好整个学年的学习。
一位看过这本书的家长跟我说,以前觉得,这本书就是大道理堆砌,结果翻看后,发现好多真的【拿来就能用】。孩子原来在班上30多名,用这本书规划后,已经进入20名的行列。不出意外,下次考试,还能提高点名次,真的太棒了!
角度二:关注孩子的交友情况
有的家长可能会说,明明自己家的娃不爱学习,和交朋友有什么关系啊。青春期的孩子虽然长得又高又大,甚至比父母的个头都高了,但他们的思想还不太成熟,很多行为让人无法理解。很多他们认为是真理的事情,其实根本不值得推崇。
俗话说物以类聚,人以群分。一位母亲曾经讲述自己家的孩子上了初中之后,和一些抽烟的孩子同桌,平日里经常一起玩耍,从而导致成绩下降。
后来,这位妈妈请求班主任帮忙把自家孩子调了座位,和成绩优秀的孩子同桌。没想到,孩子真的变得爱学习了。
角度三:家长少和孩子唠叨
青春期的娃儿正处于叛逆的阶段,不希望总是被父母约束。而家长总是把自己当成孩子的领导者,希望孩子凡事听从自己的安排。
换一种方式,用平等的态度和孩子去交流沟通,像朋友一样去谈话,孩子才更容易接受。
青春期的孩子如果总是被唠叨指责,他们就会陷入负能量的怪圈。如果孩子性格偏激,还可能因此而做出傻事。
角度四:对孩子的期望要切合实际
比如说孩子考了90分,家长应该表示考得挺好。鼓励他们,再接再厉。不要总觉得孩子少考了那么几分,认清自己家娃的真实水平,把目标定得合理一点,这样才能激发学习热情。
结语:
作为家长自然非常辛苦,但现在的孩子也不容易。不仅学业繁重,还要面对成长中的困惑和青春期的烦恼。所以,家长要多一些理解,从4个角度出发,用科学的方式来进行引导教育,让孩子爱上学习。